实训动态
浙师大马院思政专业师范生青春中学实习队 “同课异构”分享三
发布时间:2024-04-24
点击量:498
稍作休息后,本次学习分享会继续进行。冯锦怡、郑清月、王雨晴、俞淇文四名同学依次上台,共同围绕《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一课,讲解了自己的“同课异构”思路与创新点。
首先进行分享的是冯锦怡。她选取了柳永的词“钱塘自古繁华……参差十万人家”进行导入,自然衔接到宋元时期都市的繁华景象。在课程的主体部分,她考虑到教材内容较零散且多这一特点,采取了自主阅读、图文结合、陈列史料等方式,落实学生史料结合、历史解释的能力。在亮点方面,她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了两次探究,一是探究从唐到宋到元的文学形式的变化,并挖掘其中体现的通俗化与平民化的趋势,二是探究繁华的都市生活、繁荣的商业与文化之间的关系,阐明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郑清月本课的亮点体现在情境创设的连贯性与统一性。她以“开酒楼要准备哪些东西”为情境引入,结合史料引导学生对开酒楼的可行性、选址、营销策略进行分析,在其中融入了市民阶层、瓦子、节日等知识点。以提升酒楼的知名度为轴,她巧妙地指出了除利用传统节日进行宣传外的另一条营销策略,即开展娱乐活动,从而以《水调歌头》的视频过渡到宋词和元曲部分,向学生讲述了苏轼、辛弃疾等人的生平及其背后的时代环境。
王雨晴表示自己的课堂主要有两大亮点,一是在情境创设方面,选取学生喜闻乐见的“逛夜市”为情境,通过图片视频、文字材料等形式向学生呈现夜市中具备的要素,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宋元时期的繁华特点。二是在对教学内容的总结升华方面,由于本课属于学生自主阅读课本就可以掌握教学目标的基础知识这一类型,因此补充教学内容,让课堂更丰富多彩就尤为必要,于是便设计了对比古今过春节的异同感受传统习俗、品读诗词歌赋等活动,从而取得了与学生之间较好的互动效果。
俞淇文采用篇章教学法,将教学内容分为品都市繁华、赏多彩文化和寻未来思路三个篇章。纵向上,引导学生将宋元时期与前代的城市和文化进行对比,掌握宋元时期城市与文化方面的发展变化。横向上,将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与同时期的西方进行对比,凸显出宋元时期的城市和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并请学生结合材料和所学课本内容从经济、政治等角度自主探究宋元时期城市和文化繁荣的原因,帮助学生树立唯物史观。最后俞淇文展示有关我国传统文化被窃取、外国文化入侵的材料,引导学生思考背后的原因和应对策略,从而坚定学生的文化自信,自觉承担起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责任。
最后,金老师对此次分享会进行了总结。她指出,这种讲解一堂课的思路、缘由的方式有助于教师把握清楚自身上课的逻辑架构,不仅适用于课后的复盘反思,更值得放在课前进行探讨交流从而更好地完成备课。作为初次尝试,同学们的讲述基本较为完整,但在课堂的逻辑连贯性、教育性等方面还需要不断磨练提升。经过本次分享会,实习队员们切身体会了说课评课的过程,对如何更好地备好、上好、评好一堂课有了更清晰的认识。